“不是西沟离不开我,是我离不开西沟,离不开劳动。我的根在农村,我只是一名农民,我获得的荣誉也属于劳动人民。”申纪兰一生可谓“荣誉等身”,可她信守“劳动就是解放”,用倔强的人生为中国妇女拼出了“半边天”。
嫁到山西平顺县西沟村时,申纪兰才18岁。婚后第六天,她就下地干活。申纪兰回忆说:当时当地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——好男走到县,好女走到院。20世纪50年代,她带着十几个姐妹加入互助组,走出碾台、锅台、炕台“三台”,和男人一样种树开荒,把男女“同工同酬”变成现实,写入宪法。至今,村里仍流传着一个这样的“斗争故事”。
春播快开始了,成堆的粪要往地上匀。妇女装一天粪7分工,男人挑、匀一天10分工。干了一天,妇女们都想挑粪匀粪。男人不愿意,就比赛。一样多的人和地,男人休息了,妇女不休息,不到晌午,妇女们都匀完了,有的男人还没匀完,连最反对同工同酬的男社员也说:“该提高妇女的底分了。”
“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党的教导,不能脱离群众,要给群众干工作。”申纪兰当省妇联主任10年,按照常规逻辑,走上了一条农民进城当干部之路。她却向组织提出“六不约定”:不转户口,不定级别,不领工资,不要住房,不调动工作关系,不脱离农村。这“六不约定”,也让心系农村、无私奉献、勿忘劳动,成为申纪兰的鲜明底色。
1984年,卸任省妇联主任的申纪兰,带着几名村干部一路南下“找项目”。1985年,办起全县第一个村办企业,西沟村逐渐走上发展“快车道”。
当年的西沟村,是石头山、石头沟,谁干谁发愁,可西沟人不服输,申纪兰带领大伙在石头山上种树、逢土必种,几十年来,坚持不懈地发展生产、植树造林,如今的西沟,两万亩荒山披上绿装,干石山变成“花果山”,乱石滩变为“米粮川”。申纪兰还与时俱进、创新发展,关停村办污染企业,建起香菇大棚,引进光伏发电和服饰床品,发展红色乡村休闲旅游。
全国人大代表责任重大,申纪兰是唯一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人。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哪儿,工作的着力点就在哪儿。65年的代表生涯,她提出的建议和议案涵盖“三农”、教育、交通、水利建设等各领域,既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,又有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。山区交通建设、耕地保护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、农村干部选举、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等,不断得到采纳,得以实现。
“勿忘人民、勿忘劳动”,在申纪兰身上已化为血液。90岁的申纪兰仍在为村里忙活着:到施工现场询问进展,入村民家中了解需求……
2020年6月28日,申纪兰因病逝世。临终时,她还牵挂着一件事:去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后,每个月都会收到一笔经费,她嘱咐孙子张璞把这笔钱交作党费。